为培养城乡规划专业(原城市规划专业)学生联系实际、关注社会问题的学术态度,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增强学生将工程技术知识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法律法规、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等多方面结合的意识及综合运用能力,提高本科生的文字表达水平,进一步规范调查报告的写作,2013年度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继续面向所有设置城乡规划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组织“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的交流及评优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1. 内容要求
调研报告将针对社会发展和城乡规划与建设,采用调查研究的种种方法,如访谈、问卷、案例分析等形式,发现客观实现中的问题,反映事实,掌握一定规律,体现学生对研究、分析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2. 成果要求
(1)图文并茂,体例规范,体现调查方法的运用;
(2)报告内容真实可信,观点明确,必须由调查者亲自参与完成,并从未在公开出版物发表过;
(3)正文文字限定在6000字以内(不包括图表、引注),并要求在正文开始前,提供300字以内的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参评报告需提交:
①纸质文件1份(A4版式),页面设置与版面设计风格自定。首页格式只允许出现调研报告题目,不另作封面;
②DOC格式电子文件1份,插图JPG格式(分辨率不小于300dpi);
③PDF格式电子文件1份(文件量大小不大于2M);
3. 参评要求
(1)参与者应为我国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高年级(非毕业班)在校本科生,考虑专业的合作性特点,每份参评报告允许4人以下(含4人)合作完成,但每位学生只能署名参加一份参评报告的提交工作;
(2)参评报告必须为参评学生所在学校本学年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教学的一份课程作业;
(3)评作品中不得包含任何透露参评者及其所在学校的内容和提示;
(4)每个学校报送的参评作品不得超过5份;
(5)参评报告必须附有加盖公章的正式函件同时寄送至本次评优活动的组织单位(地址见年会通告),恕不接受个人名义的参评作品。
4. 寄送要求
(1)寄送截止时间为2013年7月6日,时间以寄出地邮戳为准;
(2)每个参评单位在提交纸质文本(报告)时必须同时提交符合前面要求的相关电子文件光盘二份;
(3)每件参评作品必须附带一个单独密封的身份识别信封,内容为:作品名称、完成日期、院校名称、指导教师姓名、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等(注:请保证所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一旦提交,将不再更改)。
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2013.01